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创新药或迎“黄金十年”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8-6-22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如果说未来10年时中国创新药的“黄金十年”的话,是因为目前中国创新已经初步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提供了丰富的临床资源,同时尚有大量临床医疗需求未能获得完全满足,将为创新药提供巨大的母国市场。中国肝癌、食道癌、胃癌患病人口占全球50%/49%/43%。中国总体癌症的五年生存率仅为40.5%(2012-2015),远低于美国的66%。Frost & Sullivan 预测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将年均增长16.4%至2021 年的3270 亿人民币,增速全球最快,届时将占全球生物药市场的17%。

监管改革深入进行,为医药创新注入强劲动力。改革后的药品审评审批机制在鼓励创新的原则下,重新定义新药概念,优先审评临床急需的创新药物,建立沟通交流制度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专业化、透明化、数据驱动化。新药临床试验(IND)审批时限从原来的20 周左右,缩短到30 个工作日,已接近美国FDA 标准。中国药监局加入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审评标准对接国际,将极大加快临床试验进程,促进创新项目的国际合作和转让。

优秀人才纷纷“海归”,成为研发、商业发展和投融资的带头人。“千人计划”迄今已引进了约8000 名海外人才,其中约35%为医药/生物学科。跨国药企的华裔高管也纷纷跳槽或离职创业。他们不仅带回了美欧先进的管理经验,更将创新药早期研发的Know-how带回中国,对接上中国丰富的临床患者资源。

VC/PE 投资爆发性增长,港交所新规补齐了投融资生态系统。去年中国医药行业VC 投资金额和数量都较2016 年翻倍有余。市场潜力和创新速度也吸引了Orbimed、礼来基金等国际投资机构投资中国的创新药企。港交所推出新的上市制度,欢迎尚无收入的生物制药公司,正好补齐了创新药投融资生态系统中欠缺的一环。在美国,进入二期临床试验后的原研药创业企业通常都需要IPO 或者被大公司收购,以获取进一步发展的资金。97%的美国生物制药IPO 都在研发阶段,55%处于临床二期。

2.中国药企未来10年突破点

未来10年,中国医药企业肿瘤免疫领域将是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极有可能与全球同步的领域。肿瘤免疫是当前生物药研发中规模最大的领域,它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后,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场范式革新,被视为最有潜力治愈恶性肿瘤的手段。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5个PD-1/PD-L1药物和2个CAR-T 药物上市。PD-1/L1全球市场峰值有望达407 亿美元,中国市场峰值有望达432亿人民币。CAR-T国际市场空间93亿美元,国内空间111亿人民币。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