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激活基层市场 药企推出“学术圈粉”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7-5-26 打印内容
此外,在医疗资源下沉、市场放开的背景下,最近药企加大了在医院终端的布局。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日前预测:“以县级医院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公立医院将面临不同程度的亏损。未来几年会出现医院并购大潮,二级医院首当其冲。”
尽管这是两个不同角度的业态,但它们有一个共同指向,医联体及分级诊疗制度的全面推进,药品终端的边界正在模糊,用药市场和通道开始蜕变。
终端复杂而融合
首先看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落地。由于家庭医生是全科医生,向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连续、综合的医疗服务。国务院医改办要求,今年要以省为单位在85%以上的地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达30%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人群签约覆盖率达60%以上。以深圳为例,该市目前有588家社康中心、2651名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累计89.48万户家庭和269.45万名居民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其中老年人、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0%以上。
“这是个值得研究的用药新通道。”一直研究县域医药市场的资深专家袁则红告诉记者,“医联体及分级诊疗的推进对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总体利好,尤其是家庭医生制度的落地,给社区、村卫生室带来机遇。从营销的角度讲,家庭医生成为居民保健治疗工作的‘守门人’,在这些‘守门人’身上多做推广工作对产品销量或有大突破。尤其是慢病管理会逐渐下沉,而真正能够提前干预、做到标准化服务的只有家庭医生。这就会带来新的机会,如慢病产品的管理、理念教育,慢病产品的更新换代等问题对优势企业来讲机会较多。”
其次是在这轮医院并购热潮中不乏药企身影。目前人福医药、信邦制药、马应龙、复星医药等20多家上市公司均有投资并购医院。以马应龙为例,目前控股和经营20家肛肠专科连锁医院和肛肠诊疗中心,拥有床位总数1200张,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诊疗、药品、器械等产品和服务,其肛肠细分领域基层市场潜力仍待挖掘。“收购基层医院对企业布局产业链价值提升有重要意义。”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高管对记者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