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集采目标完成毫无悬念 集采常态化下 未来走向如何?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2-1-21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点苍鹤解读,对于常见病、慢性病用化药等普适性较强的品种按统一规则集中采购;对类似于冠脉支架、关节等高值耗材按“一品一策”推进;对胰岛素、生物呀、腹膜透析液等特征性较强的品种探索专项集中采购;对中成药等适应证和功能主治相似的品种探索合并集中采购;对血液制品等受市场环境影响供求关系变化较大的探索分阶段议价采购。

此外,针对此前多次在国家局会议、文件中提及的目标——以慢性病、常见病为重点,今年年底前,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在每个省合计达到350个以上,到‘十四五’结束扩展到500个品种。点苍鹤认为这一目标的完成将毫无悬念,前五批国采品种已经达到218个,截至目前地方集采品种也累计覆盖超过了1300个。

03 集采常态化下,行业未来走向

集采作为三医医改的重要一环,也发挥着服务于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医药制造业就是让仿制药回归到成本、质量,对仿制药企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其影响也已经传导到全行业方方面面。

对于药品市场而言,带量采购成为药品市场准入、销售的重要方式。此前国家局也曾在会议、文件中多次提出“集采将成为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基本模式。”

对于仿制药品本身而言,销售的作用已经逐步淡化,成本、质量、品牌正在成为影响其市场的主要因素。“集采相当于帮助仿制药企业‘包销’, 在采购期限内要完成采购量,医院准入、市场销售以及回款工作都将依靠集采契约完成。”点苍鹤直言,这对于仿制药企业而言是颠覆性的变化,大家会更重视成本、质量以及供应链控制。

企业营销模式也正在发展为“三轮驱动”。带量采购既属于市场准入工作,又需要企业商务部门进行市场管理,针对重点区域、医院,还需要关键客户经理(KA)进行重点客户维护,因此企业营销需要市场准入、商务以及KA的“三轮驱动”。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包含基层市场、院外市场的全渠道营销。

在药品价格上,点苍鹤认为总体趋势为“价格多米诺骨牌效应”,即某一品种在集采降价后,从院内到院外,从公立医院到民营医院,从公立医院再到药店,从线下到医药电商,药价将呈现多米诺骨牌式下降。但对于诸如抗生素类的品种,尽管集采压缩的市场空间有限,短期内仍有一些空间,但长期来看价格将呈现“螺旋式下降”。

此外,未来药价的总体走向将呈现“在一个区间内,上下波动”。点苍鹤指出,从目前已公布的集采续签文件总可以看出,续签主要以稳定市场为主,“在一个价格区间内,价格不合理的继续降价,价格合理但供应不足的适当上调。”

123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