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是患者救命稻草?医生:仅是体外生命支持技术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1-2-5 打印内容
本轮河北疫情中,截至2021年1月24日,河北医大二院派驻胸科医院的医护团队已有80多人,除了重症医学科,还有急诊、心血管、内分泌、妇产、神经内科等科室成员。同为定点救治医院的石家庄人民医院,也由60多人组成的四川援冀医疗队接管。根据报道,武汉疫情中赫赫有名的“重症八仙”中,有5人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到达石家庄,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杜斌、北京朝阳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童朝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等。
崔晓磊说,在胸科医院,每天上午,国家专家组都会开病情讨论会,下午是国家级“远程线上会”。杜斌、童朝晖天天都来查房,医院对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实行“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的救治策略。药能随时调到,专家能随时到场。ECMO小组每4小时换班一次,交接班时在专家群里更新患者最新状况,病情讨论随时进行,决策共同制定。
同时负责3例ECMO上机患者,崔晓磊觉得压力很大,但依托这样的医疗团队,他有“底气”。在重症病区,崔晓磊见到了不少“去年一起并肩战斗的朋友”,事实上,据他观察,即使是从未合作过的各医院医护人员,交流起来也没有任何障碍,“我们的目标太一致了”。
医生唯一想的就是救人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大都有呼吸窘迫的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让患者调整到“俯卧位”,改善“通气”。
然而,上了ECMO之后切换俯卧位,患者嘴里有气管插管、牙垫,医护人员的操作再小心,也难防止这些装置碰伤患者的舌部和口腔黏膜,造成出血。问题是,ECMO通常需要使用抗凝血药物,确保血液通畅,一旦患者受伤,止血很难。再比如,新冠肺炎会让患者出现应激性消化道溃疡,而抗凝血药物则会导致这些溃疡出血。
崔晓磊无法忘记那些“骇人”的景象。患者失去意识,身上插着各种导管,在漫长的镇静状态下,经历包括出血在内的一系列劫难。一位医生曾在网上写道,“当年参加ECMO培训,讲台上的老师说,如果我快要死了,请别给我上ECMO,让我死得体面些”。也有一些人质疑,目前ECMO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中广泛使用,“真的都有必要吗?”“是不是为了统计数字好看,先用技术续命,患者核酸转阴后再下机、再死亡,就不用计入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了?”
“我目前没看到这样的案例。”崔晓磊说,“救治是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进行的。”
周晨亮则回应称,“把这个技术用上去绝对没错”。在他看来,“(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不能死”这确实是个“政治任务”,不能简单地只考虑医疗行为。我们是要举国家之力,不遗余力减少死亡率,做到“生命至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