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抗肿瘤药物被纳入医院合理用药考核范畴

作者:医药经济报     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0-10-23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医药网10月27日讯 10月26日,重庆市卫健委官网挂出对《重庆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妇幼保健院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的合理用药考核制定了细致评分考核内容。

与过去的合理用药文件相比,征求意见稿除了对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重点药品监控、集采药品使用等制定要求外,也特意辟出章节明确抗肿瘤药物使用和管理、以及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的规范要求。

市场加深倒逼规范提升

根据征求意见稿所附的《重庆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考核标准”)的安排,抗肿瘤药物使用和管理一项共占15分,比重与“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相同,仅次于“加强处方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处方质量”(30 分)。

根据文件要求,二级以上医院须设立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定期开展抗肿瘤药物规范化管理及合理应用培训;实施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临床医生经抗肿瘤药物规范化管理及应用培训后授予相应处方权。同时,要建立包括临床药师的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开展抗肿瘤药物使用合理性专项评价,规范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有超说明书用药目录,并动态调整。

作为一项新纳入的考核标准,抗肿瘤药物备受重视其实并不只是政策因素影响,市场情况也显示近年国内抗肿瘤药市场保持颇高的增速。米内网数据显示,最近几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肿瘤药的销售规模快速上涨,2016-2019年增速分别为12.44%、16.36%、19.10%、21.30%,2019年涨至961亿元。尽管受到临床用药推荐“能口服不注射”原则影响,抗肿瘤用药领域仍然是注射剂市场占较大(市场占比达64.74%),但增速稍稍低于水平线,2016-2019年的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市场潜力依然可观。

肿瘤诊疗质控或全面铺开

其实,对于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监测,已有颇长一段时间。为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降低医药费用,国家卫健委不仅制定印发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也建立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对全国设立肿瘤科的三级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开展合理用药监测。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日前透露,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在持续开展,对全国1400余家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目的在于诊疗质控的全方位管理和加强抗肿瘤药物的规范使用。

12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