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流通行业:回想2018年与展望2019年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1-11 打印内容
在2019年的医药流通市场上,并购重组+市场策略上的竞争大戏依旧会不断上演,对于一些企业或许是终极之战。但医药工业与医药商业之间、强龙与地头蛇之间、实力雄厚的集团化企业与灵活小型的专业化企业之间,仍然会相互交融、相互博弈,这是一个永远的相互制衡的市场游戏,除非政策介入。由于2018年末出台的禁止医院药房托管规定,相当于禁止了一家独大更易产生腐败和权钱交易的垄断性经营,这意味着给了中小流通配送企业一些存在的希望。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目前经济形势将会让本就不堪重负的医院回款压力只会加大不会宽松,而全面施行的医院药品“零加成”政策,也加重了回款压力。这也是目前极力推行的招投标中回款保障虚设的诟病。或许,这才是压垮一些医药流通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市场销售结构上的改变,纯销比重将不断上升,但在我们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度里,符合市场客观规律的调拨分销模式仍然会长期存在,只是扁平化发展会更加明显。
这里再评判一下另一个巨大的销售市场——医药流通中的零售业,2018年应该是零售连锁业并购动作较猛的一年,但在具体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运营质量以及效益表现上相差很大,上市公众公司层面的连锁药店普遍效益指标较好,但市场上效益不佳甚至亏损的连锁药店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个人观点主要是内部管控质量问题。另外一点,国家支持的线上互联网药店以及因医疗机构“药占比”管控等原因引发的院外销售模式,给医药零售业带来的是实质上增长还是伪增长,在2019年还需拭目以待。
最后,我们当然更不能忽略2019年政策层面的预判。个人观点,在2018年各项管控政策继续发力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注意行业与社会还有两大政策变化的叠加,那就是《药品管理法(修正案)》与社保资金缴费新办法的靴子落地。前者在管控上将会更加严格、处罚力度将会更大,对于几经风雨历练的医药流通企业而言,随着自身质量管理的不断加强,应该不是最致命问题。但对于后者,在国家推行减税降费的大框架下,巨大的社保缴费压力导致巨大的人力成本,极有可能是医药流通企业生存还是消亡的致命点。
借用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国家在破局,不破不立;企业也需要破局,破旧立新。希望2019年医药流通业的供给侧改革给企业带来的是健康的不再焦虑的改变!希望医药流通业在价格重构、利益重构、市场重构、体系重构、价值重构的重构时代,锦鲤2019!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