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对医药行业的10大影响与4大趋势预判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1-4 打印内容
更有9个产品中选价格已低于美国市场的价格,其中浙江华海3个产品。浙江华海的厄贝沙坦片(0.2元/片VS0.41元/片),浙江华海的利培酮片(0.17元/片VS1.52元/片),浙江华海的赖诺普利片(0.23元/片VS0.55元/片),成都倍特的头孢呋辛酯片(0.51元/片VS3.24元/片),成都倍特的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0.59元/片VS4.07元/片),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分散片(0.62元/片VS12.49元/片),施贵宝的福辛普利片(0.84元/片VS1.52元/片),扬子江的依那普利片(0.56元/片VS3.52元/片),江苏豪森的伊马替尼片(10.4元/片VS21.18元/片)。
(三)外企原研过期专利药将出现“一致性评价悬崖”,市场快速萎缩
在美国,原研药专利到期后,销售额会迅速下滑,俗称“专利悬崖”。对于原研药而言,要么跟仿制药一起降价,要么销量断崖式下降,甚至停产停售。
赛诺菲的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波立维在美国的销售额从70亿美元下降到100多万美元只用了2年时间(2011-2013年)。近5年以来,波立维的销量一直都没有复苏,最高销售额没有超过200万美元,但没有停产停售。赛诺菲这么做,可能也就是保留波立维的品牌影响力而已。氯吡格雷仿制药2017年美国销售额1.3亿美元,是波立维销售额的100倍。

宇宙第一大药厂、医药营销之神辉瑞也不能幸免。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是辉瑞研发生产的最畅销的血脂调节处方药,保持有多个销售纪录,包括:医药史上第一个销售累计过千亿美元的处方药;2004年首个年销售突破百亿美元(108.6亿)的处方药;自2004年起连续七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美元。立普妥在2011年美国专利到期后,销售额从95.8亿美元大幅下降,头顶辉瑞品牌的光环,2017年销售额仍有19.2亿美元,但也仅为巅峰时期的1/6。

而“4+7”也将重现美国市场的历史和现实,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凭借价格战利刃,将是获取市场的唯一手段,仿制药也将回归其物美价廉的本质和薄利多销的价值,外企投标的鸵鸟心态会将挖空心思培养出来的市场拱手让人。
(四)首仿获得1年独占期,红利滚滚而来
因为首仿药很赚钱,因此也是美国仿制药厂的必争之地。在美国,原研药专利到期之前,FDA会“tentative”批准几个,甚至十几个ANDA,这些ANDA药品可以提前放上货架,在原研药专利到期当天就可以立即销售,而且享受180天的市场独占期,如果是独家享受180天独占期(如挑战专利上市),一般情况下,美国独家首仿药的定价可高达原研药的70%,甚至更高。经过6个月的冲击,仿制药甚至可以瓜分掉原研药30%-70%的市场,疯狂收割市场韭菜,快速回收研发成本和获取丰厚利润。但是,这180天的市场独占期一过,市场就开始变得竞争激烈。大量的仿制药摩肩接踵上市,价格战随即打响,仿制药纷纷降价抢市场,价格雪崩,常常是原研药价格的10%—20%,部分产品价格甚至不足原研品的5%。如果拿不到首仿,一般普通剂型的仿制药产品的年销售额也就几百万美元而已,上千万元的已经是佼佼者,很难催生过亿元品种。对于原研药而言,要么跟仿制药一起降价,要么销量断崖式下降,甚至停产停售。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