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全面异地“直结” 市场或几何式增长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7-7-28 打印内容
更何况,这种技术手段把流动就医需求留在了大城市,怎么实现与分级诊疗等医改制度的有机衔接也需引起关注。
市场或有几何式增长
看看上述实操性的思考就能推断,医保异地结算系统及制度还需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升级。不过,对由此释放出来的用药需求,相关企业还得提前做好布局及营销策略的匹配。
为何这么讲?先来对比两组数据:根据官方统计,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45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5。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部分人群中,青年流动人口特征明显,他们对医疗健康是有要求的。而国家卫计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实现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服务2369人次,结报总金额2647万元,这组形成反差的数据已把潜在市场空间映射出来。
国内一位不愿具名的制药企业高管对记者说:“我们非常注重医保用药市场的挖掘与精准营销。异地结算解决的是跨区域的横向问题,而分级诊疗是要均衡医疗资源的纵向问题,如果实现政策协同,还是有很多空间值得深挖的。”
言语中,这位高管对当前各项政策的协同有些许担心:“最近我们公司在忙招标的事,现在的感受是政策层面变化太快,零差率、药房托管风波以及分级诊疗,基层用药全面放开非基药,甚至包括社保部门主导招标等等,应接不暇。如果非要说影响,我认为国家联网其实就是一个大数据战略,那么这个平台的信息会否对社会公开?假定厂家能分享这个信息数据的话,对产品策略以及各自企业的营销都会有很精准的导引作用,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效率和效用也会进一步提高。”
此外,全国各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人社部系统对接完成后,有没有这种可能:作为社保补充角色的商业保险也会逐渐实现联网,以便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甚至是商保直接结算。
有专家表示:“不排除这种大趋势。商保能给医院带来流量,给患者兜底,还补充了社会保障体系,我想无论融合到什么程度,未来服务人次和结报金额将成几何式增长,企业的产品服务也会更加精准。”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