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抗肿瘤中成药市场将迎来增长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7-6-16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虽然在技术、设备和方法上,药物、放疗及手术都有许多改进,但遗憾的是,这些治疗均是沿用 消灭 的策略,在杀癌的同时,还带来副作用。中式的 改造 一是对机体的改造,主要是提高机体抵抗力,以便更有效地发挥自身力量对付残癌;二是对残癌的改造,使之 改邪归正 。”

汤钊猷指出,西医注重微观和局部,中医注重宏观和整体,如果两者进行结合将在未来“大有可为”,尤其在中成药研究方面。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对于“抗炎”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例如在日本就曾有研究证实,小柴胡汤能减少炎症反应。

基层医院或成抗肿瘤中成药新渠道

据了解,肿瘤治疗药主要流通渠道为医院。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在医院渠道中,抗肿瘤中成药更多是在中医院的渠道进行竞争,这意味着,抗肿瘤中成药能否“上量”,要看药品是否能进入医保、医院开药量大不大、有没有另外开辟新销售渠道。

有的产品凭借其独家性纳入医保目录,如以岭药业抗肿瘤药主营品种——养正消积胶囊,其目前为2017基本医保目录中的乙类抗肿瘤用药。该公司2016年年报显示,去年该药品已进入1省市基药目录及1省市的新农合药品目录,并且“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据了解,中一药业的西黄丸则另辟蹊径,其上市后主要与各大药房合作,通过DTP药房(即消费者凭处方院外买药)对产品进行推广。在《中医药法》实施后,中医生开诊所将以备案制形式开展,未来“遍地开花”的中医药诊所可能是抗肿瘤中成药“上量”的一条重要渠道。

日前,中一药业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中医药法》及分级诊疗等新政利好下,抗肿瘤中成药销售将取得增长。一是县级医院必须设立肿瘤专科,大量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中晚期癌症留在基层接受保守治疗;二是随着分级诊疗的开展,一定量的术后癌症病人需要下转基层接受诊疗;三是部分省市已明确贫困人口“9种大病基层定点治疗”,其中“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是必须治疗项目。“未来,基层将有可能成为抗肿瘤中成药增长的新渠道。”上述负责人称。

没有临床数据,“辅助用药”地位难改变

近日,北京鼎臣医药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论未来药物销售有多少新渠道,抗肿瘤中成药“上量”后依然是难扭转“辅助用药”的尴尬地位。

“在医院渠道中流通的化药、天然药或单抗类肿瘤药产品,都有明确的临床数据和适应指征,医生开药时对药品了解是较为明确的。但中成药方面,大部分产品并没有临床数据和确切的治疗效果,药品所带来的疗效与风险性不明,因此医生在治疗方案中,对抗肿瘤中成药是 可开可不开 ,即使开了用量也远少于目前的肿瘤治疗药。”史立臣说。

12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