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进军医药行业 业内巨头并不看好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7-5-26 打印内容
亚马逊死穴:与医疗保险公司及医疗服务提供商无关联
医药行业涉及的业务错综复杂:开药方、分发药品、管理药方等。因而要想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业内各大药店就需要不断寻求与医疗保险公司合作,并与各大医院和资深社区医院及医生建立良好关系。
事实上,一直以来它们都在这样做。例如,Walgreens公司97%的处方医药费用由医保公司支付,同时大部分负责开处方的医生已经被纳入商业医保体系,而Atena、Anthem、UnitedHealth Group、Humana、Cigna等医保公司还在迅速扩大《医保优先计划》(Medicare Advantage Plans)覆盖的老年人业务。
此外,采用穷人医保的美国人也是由个人医保公司来支付他们的医疗费用。初来乍到的亚马逊在这方面的积累为零,缺少与大型医保公司和医疗机构的必要联系。正如权威机构分析人士所说,尽管亚马逊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持其跨界医药,但其加入并不会对医药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在法规障碍、支付障碍、代际差异障碍等的影响下,亚马逊很难获得预期的资本回报率。
邮购药品竞争激烈、利润微薄
有人认为亚马逊可考虑主攻邮购药品业务,其实不然。药品邮购领域同样竞争激烈。
首先,许多药商和药品福利管理公司(Pharmacy Benefit Managers,PBM)早已开展了这方面的业务。
其次,邮购药品大多属于低价药品。例如CVS本身也有一个药品福利管理部门,而药品福利管理公司中的巨头如快捷药方公司(Express Scripts)每年可产生14亿单处方。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员丽莎·吉尔(Lisa Gill)称,药品福利管理公司三巨头每年各自都处理超过10亿单处方,因而它们能从药品生产商那里获得更多回扣并签订更有利的回购条款。
传统药商医疗服务质量完败亚马逊
支持亚马逊跨界的人或许会说,现在美国消费者医药费用中自负额和分摊额这么高,如果亚马逊可以提供比实体药店更好的医药服务,他们说不定会索性选择在线付全款,好图个方便。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