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救“救命药”一命反思:医药体制改革要跟上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7-11-24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针对白血病短缺药巯嘌呤片市场断供问题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11月21日南都记者获悉,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此前已采取措施应对,近日浙江浙北药业已恢复巯嘌呤生产供应,第一批295万片(约可满足一年临床用量)已完成生产检验,做好发货准备。

经此一系列的国家层面应对和干预,救命药断供的窘迫局面有了缓解,但这并不是停止思考、追问和求解相关民生议题的理由。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言,“白血病患儿缺药将使这些家庭雪上加霜,要将心比心,高度重视所反映问题,抓紧采取有效措施,特事特办,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切实缓解患儿家庭的‘用药之痛’”。对非身陷重病泥潭的家庭个体而言,做“将心比心”是不容易的,没有亲身体会可能无法明白身陷其中的人的绝望和无助,而治疗必需的药品对于病患而言是最后一丝希望、最后一根稻草,而非旁观者视角中的药品供应市场那样客观、冰冷。一边是患者急需、治疗无法或缺,一边却是药品生产缺乏动力甚至不得不选择停产,其中激烈的供需矛盾拷问目前的市场困境:救命药究竟为什么会断供,又该如何从根本上保障充足投放?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10万人中就有4-6人患有白血病,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40%是儿童,并以2-7岁居多。在实践层面,巯嘌呤片是在常规白血病治疗维持期口服必用的药。药是必需的“救命药”,需求方却偏小众,停止生产后又紧急赶制救命药的药品企业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一语中的,道出了相关药品紧缺的各项原因,“市场总体容量小、生产成本高、产品中标价格低,以及部分制剂企业没有原料药合法来源”,在《中国青年报》同题报道中,陕西兴邦药业称生

上篇:

下篇:

Baidu
sogou